南方出版传媒举办王蒙《这边风景》作品研讨会
来源:无 发布时间: 2014-02-25 12:18:03

2014年2月23日,由南方出版传媒主办、花城出版社承办的“文学的记忆——王蒙长篇小说《这边风景》研讨会”在广州召开,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专家汇聚一堂,在这部尘封四十年的小说中,追寻那份属于王蒙个人、更属于六十年代中国的文学记忆。出席此次研讨会的领导嘉宾有中国当代作家、学者王蒙(曾担任文化部部长、党组书记,中国作协副主席),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、专职副主席李敬泽,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吴伟鹏,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何向阳,英国beat365官方网站入口、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桂科,南方出版传媒总经理杜传贵等。与会的专家学者还有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、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、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温奉桥、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教授姑丽娜尔·吾甫力、《文艺报》副总编辑王山、《光明日报》高级编辑单三娅等。
《这边风景》是王蒙窖藏了四十年,在“文革”政治桎梏之下动情书写的70万字长篇巨作。1963年,29岁的王蒙被下放到了新疆,在新疆度过了风华正茂的16年,《这边风景》是他在这16年里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。该小说以新疆伊犁地区少数民族生活为原型,透过日常生活触摸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宗教文明,用王蒙的话说,“吃喝拉撒、婚丧嫁娶、从头到脚,什么都写到了”。
《这边风景》完成于1974年至1978年,后因种种原因未曾出版,被王蒙束之高阁,尘封了整整四十载。它既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,真实地再现了六十年代的中国,也是“戴着镣铐的激情舞蹈”。重拾旧稿,也重拾了王蒙那段不可磨灭的生活记忆。“当时的生活方式也令人记忆深刻。比如,开会时队长要先讲话,讲话时要先引用‘毛主席语录’。”阅读《这边风景》,正是让今日的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一段跨不过去的真实历史。2013年,尘封之作《这边风景》遇到了伯乐,由花城出版社付梓推出,王蒙欣慰地说:“总算到了可以淡化背景的文学写作与阅读时代了。”
研讨会上,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、专职副主席李敬泽表示:《这边风景》是2013年的重要收获,具有反复地、深入地去进行探讨的价值。这几年来的中国文学和中国小说,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反思历史,反思我们的当代史、现代史。王蒙先生写于39岁的作品,经历几十年后,放到2013年来,依然有力地加入了这个话语,加入了我们整个中国文学对于当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反思和认识。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吴伟鹏表示:这次研讨会是广东2014年第一件文化盛事,《这边风景》是极富历史和现实价值的艺术作品,也让我们找到了久违的语言艺术。
研讨会期间,花城出版社还给读者带来了另一份“文学的记忆”——《文学的记忆——王蒙<这边风景>评论专辑》于2014年2月出版,荟萃了赵一凡、李敬泽、雷达、陈晓明、张颐武、吴义勤、郜元宝、何向阳、谢有顺、施战军、张志忠、姑丽娜尔·吾甫力等专家学者的文章,从文化、历史、政治、民族等维度全面分析了这部跨越了四十年的小说,通过精妙的解读,给广大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王蒙。《文学的记忆》评论专辑的出版,拓展了《这边风景》的作品内涵,其本身也将是中国文学版图上的一块记忆拼图,是中国文学理论领域的重要收获,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(花城出版社)